虎乳芝功效:五臟調理之道! 老虎奶虎乳菌功效
虎乳芝,又名虎乳靈芝、虎奶菌、老虎奶,雖然名字中帶有“靈芝”二字,但它與傳統靈芝(Ganoderma)屬於不同的屬和種,屬於多孔菌科,是一種珍稀的真菌。 它的外觀獨具特色,呈半圓形或扁圓形,表面是深邃的褐色或棕黃色,仿佛被歲月鐫刻上了環狀棱紋和輻射狀皺紋,質地堅硬而脆。 本文將帶您了解虎乳芝功效:五臟調理之道!

一、虎乳芝典籍記載與歷史淵源
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期,隨行醫官在東南亞麻六甲三寶山發現了這種類似於靈芝的植物,並將其功效告知當地居民使用。
在我國,關於虎乳芝的科學記錄最早見於1963年鄧叔群教授的《中國的真菌》,其中特別描述了海南虎乳芝“菌核表面佈滿虎紋狀裂紋”的形態特徵

《中藥臨床應用》(1975):記載其“味甘、淡,性溫”。 甘能補、能緩、能和,說明其具有滋補、緩和藥性、調和臟腑的作用; 淡能滲、能利,暗示其有利水滲濕之效; 性溫則說明它能溫煦身體,驅散寒邪,適用於寒性、虛性病證。
《中醫百症用藥配伍指南》:記載其“味甘、微苦、微溫,歸心、脾、肺、肝、腎經。”。 在甘淡的基礎上新增了微苦,苦能泄、能燥、能堅,意味著它同時還具有清泄火熱、燥濕、堅陰(堅固陰液)的潜在功效。 微溫的描述則使其藥性更為平和,適用範圍更廣,不易上火。

第一份有關“虎乳芝”的科學報導是用馬來西亞檳城的樣品,400年的藥用歷史,記載在’The Diary of John Everlyn’,22 June 1664。 是東南亞高山族送給外國使者的貢品。 被Henry N.Ridley(橡膠大王)形容為是馬來西亞當地人所用的重要的一種藥性真菌。 在五六十年代,馬來西亞本地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都會把虎乳芝當做藥物使用。 70年代開始,人們開始趨向西藥,虎乳芝漸漸被遺忘。 但現今,還是有一些中醫或草藥師在沿用。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長期患咳喘,尋遍西藥卻久醫不治,最終,他的久咳在服用了一比特中醫朋友介紹的虎乳芝後被治癒。

二、虎乳芝功效之“五臟”調理攻略
虎乳芝功效之“五臟”調理-肺”補肺氣,潤肺臟”
肺主氣,司呼吸,外合皮毛,開竅於鼻,與自然界相通,極易受外邪侵襲。 虎乳芝性甘、溫,具有顯著的潤肺止咳平喘功效。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,其富含的多種活性成分,如多糖、三萜類化合物等,能够緩解呼吸道炎症,減輕咳嗽症狀,促進呼吸道黏膜的修復,改善呼吸道功能。 對於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、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療效顯著,恰似給嬌弱的肺臟築起一道堅固防線,抵禦外邪,守護呼吸健康。
虎乳芝功效之“五臟”調理-脾胃”健脾胃,促運化”
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。 脾胃虛弱,易導致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腹脹便溏等問題。 虎乳芝能够調節人體消化系統,增强脾胃功能。 它可以促進胃腸蠕動,新增消化液分泌,提高食物消化和吸收效率,助力脾胃更好地完成運化水穀、輸送營養的重任,為身體各臟腑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,維持人體正常運轉。

虎乳芝功效之“五臟”調理-腎”滋腎水,固根本”
腎為先天之本,藏精主骨生髓,對人體生長發育、生殖功能及整體健康起著關鍵作用。 虎乳芝對腎臟有一定滋補作用,能提高腎臟功能,增强腎臟排毒能力。 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等症狀,有一定緩解效果,幫助穩固人體先天之本,讓生命活力得以源源不斷地激發。
虎乳芝功效之“五臟”調理-心”養心血,寧心神”
心主血脈,藏神,主宰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。 現代生活節奏快,壓力大,人們易出現心血不足、心神不寧,表現為心悸、失眠、多夢等。 具有調理氣血、增強體質的作用,滋養心神,睡眠安穩。
虎乳芝功效之“五臟”調理-肝”疏肝氣,暢氣機”
肝主疏泄,調暢氣機,對人體氣血運行、情志調節至關重要。 若肝氣不舒,易出現情緒抑鬱、脅肋脹痛等症狀。 虎乳芝在調節身體整體機能過程中,有助於氣血順暢運行,對肝氣的疏泄起到一定輔助作用,使氣機調暢,肝臟功能得以正常發揮,讓身體內部環境和諧有序。
結語
探索中醫藥寶庫的征程中,虎乳芝這顆遺珠正逐漸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奪目光彩。 隨著現代科學對其研究的深入,有望在未來為人類健康事業發揮更大作用,值得我們深入挖掘與珍視。

Interesting ! Smart. Adaptability is key, right? 🤔